僅次於美國 且收購戰略越來越成熟
根據摩根大通最新的研究顯示,不管作為併購交易中的收購方國家還是被收購方國家,大陸近幾年的排名都逐年上升,今年兩項排名都躍居全球第2,僅次於美國。數據同時也顯示,大陸企業在全球的戰略上,有越來越成熟的趨勢,不再鎖定單一市場,有41%的收購用於非亞太區域。
摩根大通大中華區併購業務主管顧宏地表示,大陸近幾年來在收購方國家及被收購方國家排名都往前,反映出大陸經濟成長對資源、產品改良和消費品市場的需求。
資源企業是主要目標
顧宏地更指出,「逐步成熟的大陸企業在全球尋找滿足自己戰略需求的收購,而且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經驗。無論是在海外進行收購,還是在大陸內跟一些跨國企業打交道,大陸企業在談判上都越來越有手段和主動權。」
根據2006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大陸企業的收購中,有73%的用在亞太地區,中東和非洲市場占24%。今年上半年,亞太地區雖然仍占59%,但已經下降了14個百分點,且拉丁美洲占14%、北美占13%,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占14%,顯示大陸企業在全球收購過程中,已經達到了平衡的全球布局狀態。
世界第二被收購方
就海外收購的趨勢而言,資源企業是大陸公司在全球所收購的主要目標。今年上半年,摩根大通代表中海油收購了阿根廷海上石油的最大公司Bridas,涉及資金高達34億美元,這也是中海油歷史上最大的對海外石油資產的收購。
不僅是對資源類企業,大陸現在海外收購也更加重視改進現有生產流程、產品、品牌等等。顧宏地指出,吉利收購沃爾沃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案例,不但是個非常複雜的交易,且具有標誌性的工業性的海外收購。
在大陸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海外企業也對大陸資產表現出越來越濃的興趣。大陸從2008年開始躋身前3大併購交易中被收購方國家,今年上半年躍居全球第2。
海外資本之所以對投資大陸如此熱忱,摩根大通投資銀行亞洲區副主席方方表示,主要因為海外投資者對大陸的經濟成長抱有強烈信心,大陸實體經濟的狀態以及整個經濟政策的相對穩定性,令投資者願意把錢投給大陸企業。
且海外收購大陸資產的方式也與以前有所不同。5年或10年前,海外企業到大陸主要以合資企業和小型併購為主體,現在則以大手筆的收購作為進入大陸的方式。收購規模的擴大也說明海外企業對大陸市場愈來越重視。顧宏地指出,以前海外企業在大陸收購更多只是作為全球戰略的一步棋,但最近在大陸的一些收購對於海外企業的全球戰略是一個根本性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