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岸潛規則 台灣保險業者的生機

 

     很多台商朋友問我,經常往返兩岸,究竟要買哪種保單?在台灣買還是大陸買?買台幣保單還是人民幣保單?以目前來看,多數新台幣保單僅有基本的儲蓄利率年約2.5%左右,第一年扣除手續費,利率可能還低於此數;而人民幣保單除了儲蓄利率,多半還包括13%分紅利率,利率較優。

     醫療險逐漸受到重視

     一位保險業同業曾做過研究,以目前大陸人均所得水準來說,大陸同胞的醫療費用實際上與台灣同胞相比,醫療費用是高出很多的。日前我就聽過一個案例,一位瀋陽朋友感冒得了肺炎,住院11天,平均當地的醫療費用從3000元到10000元人民幣不等。但是你觀察,大陸的醫療險普及率並不高,這是為什麼?因為多數消費者對於醫療險沒有普及的瞭解,所以信心度不高。

     大陸最近在談醫改,醫療品質與人口老齡化議題逐漸受到重視,隨之而來,醫療等保險議題,也逐漸成為民眾關心焦點。大陸保險市場競爭激烈,以浙江保險市場來說,就有31家壽險公司,及21幾家產險公司,競爭很激烈,狀態有點類似於台灣20幾年前保險市場正在茁壯成長期。但大陸保險行業的一些「潛規則」,阻礙了當地保險業更進一步發展。

     舉例而言,兩岸在醫療保險的告知義務理賠上,台灣法規對消費者的保障較足夠。在台灣如果簽了保險契約,要保者沒有告知病史,保險公司可以在兩年內解除契約,但過了兩年基本上都會理賠;但一次與江蘇同業分享一個案例,他的客戶曾患過肺炎,卻沒有告知保險公司相關病史、病歷,結果一次發生意外事故,保險公司卻以此為由不給予任何理賠。

     高端保險客群潛力大

     從這個案例也讓我發現,台灣壽險業者在大陸發展的潛力。事實上,在團體保險、醫療保險、汽車保險等保險項目上,尤其注重的是客戶後續服務,很強調的是服務的觀念,這方面,台灣壽險業者累積多年的實務經驗,也較能對大陸消費者提供「差異化服務」。

     但話說回來,大陸消費者也愈來愈注重服務品質,以及個人定制化服務,尤其在上海、北京、杭州等一線城市,高端消費族群的購買實力已超過台灣。但目前這類消費者為何購買保險少,一是中國人「有土斯有財」觀念,他們認為買房是最佳的投資工具,但是,這樣的趨勢,很可能未來將會改變了。

     未來高端消費者在保險市場將占據愈來愈重要地位。一是,保單並不能被債權人所行使,即使破產也不會被充公;二是保單被當成第三或第四棟不動產,可以行使分割給特定受益人;三是大陸遺產稅草案中,保單並不計入徵稅總額,因此許多有錢人開始認真將保單視為資產;四是保單年金分紅免納個人所得稅,對於中高收入族群來說,保單的綜合理財功能愈來愈受到重視。

 

2010-09-30 旺報 【(黃世芳/國泰人壽浙江分公司總經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中國留學小幫手 的頭像
    中國留學小幫手

    中國留學小幫手

    中國留學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